主营业务
推荐产品
鳖稻养殖
传统养殖弊端多,在求变中发现新方法
安徽食为天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鳖稻共生养殖基地风景特别迷人,一个长长的池塘两边种满水稻,已经成熟的水稻倒影在水面上,显得格外美丽。陈茂展告诉,我们来得不是时候,早在一个星期前,池塘里的鳖已经进入冬眠,因此无法看到鳖在稻田里运动的场景。
安徽食为天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几年前就开始养鳖,刚开始的时候是用普通的方式养鳖,后来,他改用鳖鱼套养的方式进行养殖。鳖鱼套养的优点是成本低,鳖的粪便还可以喂鱼。但是缺点也相当明显,那就是由于水很少换,浑浊的水质影响到鳖的质量。此外,由于鱼可以一年卖几回,在抓鱼过程中,工人们习惯随手抓鳖,直接造成经济上的损失。安徽食为天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一直在寻找更好的养鳖方式。
在网上,安徽食为天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了解到有一种叫做“鳖稻共生”的养殖模式,这种模式在安徽还有成功的案例,获取信息后的他喜不自禁。
鳖稻共生:一种鳖稻共赢的模式
安徽食为天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告诉笔者,所谓的“鳖稻共生”就是两者同时生产、生长,是一种共赢的模式。鳖的粪便以及池塘里的氨基酸可作为水稻种植的化肥,更重要的是,鳖吃的是稻田里、水稻叶上的虫、蛙、螺、草籽等天然饲料。而对于水稻来说,因为有了鳖的帮忙,就不再需要除草、施肥和用药,这样种出的水稻完全属于有机水稻。在掌握了“鳖稻共生”的技术后,今年3月,安徽食为天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建立起一个鳖稻共生养殖基地,并正式采用此模式进行养鳖。
在安徽食为天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鳖稻共生养殖基地,稻田的中间有一个细长的池塘,池塘就是鳖的栖息之地。平时池塘的水漫到稻田10厘米高的地方,鳖随时可以到稻田上进行活动。平时成群的鳖爬上稻田里“锻炼身体”,那场面格外壮观。在稻谷成熟的时候,提前8到10天把稻田里的水放掉,鳖就会自然回到池塘里。
安徽食为天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鳖稻共生养殖基地首期利用起来的土地是数百亩,养鳖上万只,公母的比例是1:3.5。鳖的生长周期是3~4年,目前鳖还没有收成。水稻已经收割过一季了,米质跟普通种植的真是不一样。在产量上,“鳖稻共生”种出的稻谷产量会比喷洒农药化肥的稻谷低一些,但是生态米和普通米单价值是不可同日而语的。至于鳖的经济效益,安徽食为天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虽然尚未上市,但是可以肯定比普通养殖方式成本高。而且“鳖稻共生”也大大提升了水田的经济效益。
安徽食为天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打算发动更多的农户加入到“鳖稻共生”的行列中,带领他们一起致富。